主页 > 百科知识 > 师道尊严典故

师道尊严典故

时间:2024-11-30 13:33:34 浏览量:

回答如下:师道尊严是指师父对待弟子应该以严谨、诚实、可信和宽容为原则,同时弟子也应该尊重师父。典故源于《论语·为政》中的一段对话: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道?”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这段对话中,孔子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师道尊严”的观念。他认为,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需要踏实勤奋,不断自我提升。同时,一个好的师父应该是一位有信仰、有能力、有思想、有人格的人。在跟随师父学习的过程中,弟子需要尊重师父的权威,并按照师父的教诲去行事,这样才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成为一位有道德、有修养、有格局的人。

TAG: 师道尊严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