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知识 > 锻造工艺的六个步骤

锻造工艺的六个步骤

时间:2025-02-11 18:19:02 浏览量:

一、锻造工艺流程

锻造件加工工艺并不是很复杂,不同的锻件以及不同的锻造方法,其工艺流程是有所区别的,其中热模锻的工艺流程是最长的,主要流程为:锻坯下料→锻坯加热→辊锻备癖→模锻成型→切边→冲孔→矫正→中间检验→锻件热处理→清理→矫正→检查等。

二、锻件特点

经过不锈钢锻造件工艺加工的锻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优良的特点,有着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实现其长久应用,因此锻造件加工工艺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应用领域

锻造件加工工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一定能塑性变形制成一定能的形状和性能的物件,在生产各类工程机械、铁路机械以及汽车等机械的加工中应用非常广泛。

锻造工艺流程

1.算料与下料是提高材料利用率,实现毛坯精化的重要环节之一。过多材料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加剧模膛磨损和能量消耗。下料若不稍留余量,将增加工艺调整的难度,增加废品率。此外,下料端面质量对工艺和锻件质量也有影响。

2.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锻造变形力和提高金属塑性。但加热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氧化、脱碳、过热及过烧等。准确控制始锻及终锻温度,对产品组织与性能有极大影响。

3.火焰炉加热具有费用低,适用性强的优点,但加热时间长,容易产生氧化和脱碳,劳动条件也需不断改善。电感应加热具有加热迅速,氧化少的优点,但对产品形状尺寸及 材质变化的适应性差。

4.锻造成形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因此,正确计算变形力,是选择设备、进行模具校核的依据。对变形体内部进行应力应变分析,也是优化工艺过程和控制锻件组织性能所不可缺少的。

5.变形力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四种。

(1)主应力法虽不十分严密,但比较简单直观,可以计算出总压力及工件与工具接触面上的应力分布。

(2)滑移线法对于平面应变问题是严格的, 对于高件局部变形求解应力分布比较直观,但适用范围较窄。

(3)上限法可以给出高估的载荷,上限元还可以预计变形时工件外形变化。

(4)有限元法不仅可以给出外载荷及工件外形的变化,还可以给出内部的应力应变分布,缺点是用计算机的机时较多,特别是按弹塑性有限元求解时,需要计算机容量较大,机时较长。近来有趋势采用联合的方法分析问题,例如,用上限法进行粗算,在关键部位用有限元细算。

6.减少摩擦,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提高模具寿命。由于变形比较均匀,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组织性能,减少摩擦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采用润滑。由于锻造的方式不同及工作温度的差异,所用润滑剂也不同。玻璃润滑剂多用于高温合金及钛合金锻造。对钢的热锻,水基石墨是应用很广泛的润滑剂,对于冷锻,由于压强很高,锻前往往还需要进行磷酸盐或草酸盐处理。

TAG: 锻造工艺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