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知识 >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常考知识点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常考知识点

时间:2024-11-30 09:03:24 浏览量:

知识点包括:

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

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意符号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

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

假借义:是从音同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

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的词。

偏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

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理解和译注。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以上就是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常考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