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知识 > 何谓 曲笔

何谓 曲笔

时间:2025-01-20 10:26:56 浏览量:

趣谈曲笔山有起伏,方显其雄奇峭拔;水有波澜,才见其汹涌澎湃。写文章讲究曲笔,力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情节曲折,迭宕起伏,才会给人峰回路转的美感。自古像这样的写作趣话很多。比如,古代有个富翁想为母亲祝寿,请唐伯虎题诗作画,唐伯虎起笔第一句写道:“高堂老母不是人”,在座大惊失色,可他不慌不忙地写出第二句:“好像南海观世音”,人们便转忧为喜,长吁一口气。接着他又写第三句:“生下儿子是个贼”,富翁面如土色,怒目而视,正要发作,唐伯虎笔锋一转写了第四句:“偷得蟠桃献寿星”,众人一看啧啧赞许,富翁满面带笑也连连称好。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牵动人的感情神经,主要是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而且内容大起大落,反差很大,当人们如坠云雾时,唐伯虎笔锋一转,顿时眼前又豁然开朗。曲笔,颇类似于相声中的埋“包袱”,先层层铺垫,设下伏笔,有时还故意拖延,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逗人一笑。当然写文章不会像说相声那样“挑逗”别人,但表现手法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还伸出两个手指迟迟不肯断气,家人多次猜测,他都摇头。读到这里读者肯定想急于了解原因,但作者就是不马上告诉你,直到后来才被仆人猜中,原来是桌上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芯,老爷怕费油,家人挑去一根,他才断气。拖延的手法要掌握好“火候”,过早就亮出结果,收不到好的效果,太晚了也会适得其反。最近在网上还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它是在人生“四大幸事”中翻出的新意。仔细品读,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还能体会到个中酸楚。题目叫作“人生四大不幸”。久旱逢甘霖——几滴,他乡遇故知——情敌。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题名时——落第。这首短诗,好就好在结尾画龙点睛,出人意料之外,用转折的手法,在一顿一挫之间,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结果。其实这种手法在现代诗歌中也很常见。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首诗尽管它不像小说那样大起大落,曲折动人,但也避免了平铺直叙,可谓曲折生波澜,妙笔成文章。曲笔,还可以用误会的方法,来设置悬念,如《驿路梨花》中有三个悬念和两次误会,文章层层设疑,悬念迭出,因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此外《三国演义》中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人,也是靠误会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尤其是《雷雨》,作者常常创造一种剧中人物明白而观众误会或者观众明白而剧中人物误会的方法,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如第三幕,观众已经知道周萍和四凤是同母异父兄妹,但周萍在风雨交加之夜从窗口跳进了四凤的房间和她幽会。观众看到这里,一定会为人物的命运捏一把汗。俗话说:“人贵直,文贵曲。”文章委婉曲折,才能引人入胜,而且曲美也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在写文章时不妨在“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u/4abde708010005wt。

TAG: 曲笔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